“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法律,是社会有序运转的基石,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矛盾纠纷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特点。从邻里间的琐碎争执到商业领域的激烈冲突,从家庭内部的情感纠葛到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利益博弈,每一起矛盾纠纷都关乎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考验着社会的治理智慧。
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秉持司法为民的宗旨,致力于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深入开展,从今天起,特别开设典型案例专栏,定期发布各类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是司法实践的生动写照,是法律智慧的真实展现,我们期待这些案例能够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司法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扇窗口,向社会传递法治精神与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
民事纠纷 侵权责任纠纷 人身损害 伤残鉴定 经济赔偿 “诉前鉴定+先行调解”快速化解矛盾纠纷
2023年4月22日,当事人任某在郭某及某建设工程公司承包的铅锌矿工地开铲车的过程中,由于刹车失灵导致铲车失控滑入路边沟中,造成任某肋骨骨折,双方对于人身损害赔偿金额争执不下,因此任某诉至法院要求郭某及某建设工程公司赔偿相关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各项损失。
由于案件需要进行伤残鉴定,处理流程时间长,专业性强,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巴林右旗人民法院在收到任某的起诉材料并征得其同意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对方当事人,说明案件诉前鉴定对于双方下一步协商赔偿金额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相比普通诉讼程序中鉴定有很大的优势,并且通过诉前鉴定与先行调解程序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可以为当事人节省较大一笔诉讼费。在承办法官耐心的沟通引导下,双方当事人同意通过“诉前鉴定+先行调解”的方式解决案件。鉴定结果出具后,承办法官及时联系了双方当事人,就该案组织先行调解。调解过程中,法官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并根据鉴定结果,及时就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责任划分等争议焦点向当事人予以释明,最终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
郭某及某建设工程公司的代理律师,带着调解达成的案涉各项损失费用,共计20万元,来到巴林右旗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在法官的见证下交付给任某,双方当场握手言和,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成功化解。
该案件涉及当事人人身损害,并且赔偿金额较大,即便是通过普通诉讼程序,对于当事人来说诉讼费及鉴定费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诉前鉴定+先行调解”纠纷化解模式,是巴林右旗人民法院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重要举措,不仅极大的节省了诉讼资源,同时也为当事人减轻了诉累。通过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诉前委托鉴定,使当事人能够根据鉴定结果,更加合理确定诉讼请求及预测诉讼风险。同时,承办法官根据鉴定结果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协调当事人双方的意见,更好的开展调解工作,妥善化解双方的矛盾纠纷,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